我國公路的幾何線形,按《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J01-88)中對汽車專用公路的技術指標衡量,應該說與發達國家的公路技術標準相差不多。問題在於我國的高速公路、汽車專用公路起步較晚,修築的裏程不多,經驗較少,因此,在具體的線形設計技巧上難免有處理不當的地方。
特別在高速行車的條件下,如何保證線形設計的高質量,如何使平縱線形很好組合,並與周圍景觀能夠協調,使得駕駛人員的視覺保持連續性,能使駕駛人員的視覺與心理反應保持均衡,確保行駛的舒適感和安全感。要想做到以上這些,除要求設計者具有豐富的經驗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技術手段加以保證,例如動態顯示的模擬駕駛器者具有豐富的經驗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技術手段加以保證,例如動態顯示的模擬駕駛器等。
我國目前還不具備這樣的設計手段。另外,在一些設計參數的取值方麵也有我國的特點。由於我國人口眾多,土地寶貴,高等級公路的邊坡取值偏陡,也就是說,相對地增加了路側的危險性,在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修建高速公路的呼聲很高,但往往會遇到沿線村鎮密集,下穿通道很多的問題。通道多,就意味著要抬高路堤高度,相對地增加了路側的危險性。
除了路堤高度比較高,邊坡比較陡以外,中央分隔帶、路緣帶、路肩等的寬度,與國外標準相比也偏向下限值。特別是中央分隔帶的寬度,應盡可能的寬一些,這對防止對向車燈眩目,防止越過中央分隔帶與對向車輛迎頭相撞的重大事故的發生是有利的。適當增加路緣帶和硬路肩的寬度也是必要的,它可為臨時發生故障的車輛提供緊急停車的場地;為駕駛者偶爾需要查閱路線圖、休息或其它目的停車而提供場地;為躲避潛在的事故,或減輕事故的嚴重性而提供必要的回旋餘地;增加側向餘寬可以改善視距,有助於行車的舒適性,避免駕駛緊張,提高公路的通行能力。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我國高等級公路的總體設計控製指標與國外的指標相近,但在具體設計中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國情,突出了我國道路的特點。
除了上麵講的我國高速公路有其本身的特點以外,在bt之家的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亦有其本身的特點。大小不同及重量各異的各種車輛有其不同的行駛特性,對安全護欄來說,車輛的質量、行駛速度、占用車道的位置都會直接影響其受衝撞的能量。因此,需要把我國公路上的車輛組成情況調查清楚。從各地調查情況看,不同地區的車輛組成有較大差別。